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教案:征服“高峰”——培养幼儿勇敢自信342


一、活动目标

1. 发展幼儿的攀爬能力、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,增强幼儿的体能。

2. 培养幼儿勇敢、自信、坚持不懈的精神,克服困难的毅力。

3. 激发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,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。

4. 学习简单的安全防护措施,增强自我保护意识。

二、活动准备

1. 场地:选择一块相对安全的户外场地,可以是较为平缓的小山坡、人工搭建的攀爬架或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树木、石头等进行设计。场地需要提前检查,排除安全隐患,确保场地平整,避免尖锐物和障碍物。

2. 材料:软垫若干(用于保护幼儿安全)、安全帽(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)、绳子(用于辅助攀爬或设置安全区域)、小旗帜(用于标记路线或攀爬点)、拍照设备(记录幼儿攀爬过程)、奖励小贴纸或小礼物(用于鼓励幼儿)。

3. 教师准备:熟悉场地,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,并进行安全预案的准备。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,并配备简单的急救用品。 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,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强度和难度。提前与家长沟通,取得家长的同意和配合。

三、活动过程

(一) 热身运动 (5分钟)

播放轻快活泼的音乐,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,例如:原地踏步、扭腰、伸展运动等。目的是活动筋骨,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,预防运动损伤。

(二) 讲解规则和示范 (10分钟)

1. 讲解攀爬的规则和注意事项,例如:保持身体平衡、手脚并用、注意安全、互相帮助等。

2. 重点强调安全问题: 不得单独行动、攀爬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、遇到困难要及时向老师求助。

3. 教师进行示范攀爬,讲解正确的攀爬姿势和技巧,例如:如何抓握、如何用力、如何调整身体重心等。

4. 讲解攀登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,例如:如何调整呼吸、如何寻找支撑点等。

(三) 攀登高峰 (25分钟)

1.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,每组配备一名教师进行指导和协助。

2. 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攀爬路线和难度。

3. 教师在旁进行观察和指导,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帮助,帮助幼儿克服困难。

4. 在攀登过程中,教师要密切注意幼儿的安全,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,防止意外发生。

5. 对于攀登有困难的幼儿,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,例如:拉一把、扶一把等,但要尽量避免过度依赖。

(四) 总结与分享 (10分钟)

1. 所有幼儿完成攀登后,进行总结与分享。

2.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攀登经历和感受,表扬勇敢、坚持不懈的幼儿。

3. 教师对幼儿的攀爬技巧和安全意识进行总结和评价。

4. 发放奖励小贴纸或小礼物,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活动。

(五) 放松运动 (5分钟)

进行放松运动,例如:深呼吸、拉伸运动等,帮助幼儿恢复体力,放松身心。

四、活动延伸

1. 可以将此次活动拍摄成照片或视频,制作成主题墙报,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攀登经历。

2. 开展相关的主题绘画、手工等活动,巩固幼儿的攀登体验。

3. 根据幼儿的兴趣,开展其他的户外探险活动,例如:寻宝游戏、自然观察等。

4. 引导幼儿阅读与攀登、探险相关的书籍,拓展幼儿的知识面。

五、安全注意事项

1. 活动前必须对场地进行仔细检查,确保场地安全。

2. 必须有足够的教师进行安全保障,并配备必要的急救用品。

3. 活动中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,及时制止幼儿的危险行为。

4. 活动后要对场地进行清理,确保场地安全。

5. 活动前应告知家长活动的具体安排及注意事项,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,并收集幼儿的健康信息。

本教案仅供参考,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,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幼儿的安全。

2025-04-03


上一篇:户外野餐桌高度:舒适与实用兼顾的选购指南

下一篇:四姑娘山户外攀登安全指南:装备、路线与风险防范